查看原文
其他

一个班级的6年习惯养成记

2016-08-23 星教师


陆芳

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语文教研组长,常州市骨干教师,常州市优秀班主任。永远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,永远用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。



新接手一个一年级的班级,在同年级老师和年级组长的带领下,我开始试着观察学生、了解学生、研究学生。我发现,总有那么些孩子课堂不能专心倾听,课后不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;个别学生作业做了一半,甚至字写了半个也会交上来;平时做事丢三落四,隔几天就有家长送学习用品到学校门卫室……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?

阅读《新基础教育论》,发现了叶澜教授“在行事之道中,新人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品性是责任心”这一论点。可不,我们的学生缺的正是责任心。

责任心是行事的底线,它能催生智慧和能力,能促使人做好事情,并不断提升社会意识,这是人生存方式的一种转型。我觉得除了责任心的培养,还需要培养学生爱的能力,因为爱是一种积极的表达,是对人生存方式的高标准要求。于是,“爱·责任”走进了我们的班级生活。


一年级

班级小主人养成记


进入小学是孩子们生活中的一个重大转折,他们面对新环境既充满好奇又紧张。老师成为他们生活中新的重要他人,他们迫切地想在老师面前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,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认可。

如何让形象思维为主、想象力丰富的一年级孩子对“小学生”这一新角色产生认同,同时又具有自豪感呢?如何让孩子在喜欢上新环境、新集体、新同学的同时,又愿意为班级和其他同学服务呢?我设计了入学之后的第一个系列活动:“我们一家”。

在新学期入学仪式系列活动中,我用击鼓传花的形式,组织孩子们开展自我介绍和互认同桌等活动。在快乐交流中,孩子们认识了新同学、熟悉了新同桌。然后,我带着本班全体教师的照片走进教室,用猜一猜的形式引导学生认识了所有的任课老师。

接下来,利用一节夕会课组织全体学生开展讨论——给我们的“新家”命名。并把孩子们讨论出来的几个名字发送到班级Q Q群里,邀请家长来一起参与讨论。最终,我们确定班名为“七喜中队”,并给予“七喜”丰富的内涵:喜获良师,喜交益友,喜修品行,喜炼体魄,喜游书海,喜得新知,喜创新高。

班歌的“诞生”则专门利用了一节班队课的时间,以四人小组赛歌的形式,组织孩子们演唱课前准备好的儿童歌曲,当然,这些歌曲都是他们最喜欢的。然后,全班同学参与投票,选出了我们的班歌《别看我只是小学生》。

在学生入学后第二周,我们陆续推出了班级小岗位竞选活动,坚持“按需设岗、竞争上岗、定期轮岗、到期评岗”的原则。一个月内,人人都有了自己的小岗位。

之后,我们还开展了“酷跑亲子运动会”。活动前,以家庭为单位,小朋友和家长共同设计一个酷酷的logo。活动当天,通过走秀的形式展示了每个家庭酷酷的装扮。接着,通过集体花样跑和亲子障碍跑等游戏项目,我们的酷跑亲子运动会正式开始。

这一轮活动结束后,在和小朋友们的交流中,一些孩子提出:我们自己打扮得很酷,“我们的家”也要装扮得酷一点、美一点。于是,我又和孩子们相互约定,用自己的小手来装扮“我们的家”,“我扮我家”系列活动又精彩上演。

班级生活本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系统,有着天然的创造空间,学生就是班级生活的需要者、创造者和享用者。“把班级还给学生,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”的“新基础教育”理念要求学生成为班级活动的主人,特别是在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中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,从而使他们的身心得到锻炼,个性得到展现。孩子们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,行为方式悄然发生着一些变化:自理能力强了,主动参与多了,能负责任地做好岗位工作了,还能主动帮爸爸妈妈做事……“爱·责任”的种子已经在孩子们的心中萌芽。


中年级

文明小公民养成记


中年段的孩子,浑身充满力量,也喜欢耍点小聪明。与此同时,他们的独立性也在不断地增长。孩子们期待长大,眼光开始关注到自己生活的社区,并开始思考一些敏感的问题了。

有孩子在日记里这样写道:刚刚过去的十几天雾霾天气,真可谓苦不堪言!记不清从哪天起,本该迎着灿烂的朝霞去上学的我,却是在浓浓的雾霾中摸索前进……

也有孩子在课堂中这样说:艾滋病本身不可怕,可怕的是社会对患者的歧视。

……

一个个小家伙已经开始关心和思考社会问题了!可见,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正在逐渐萌芽。当时,恰逢17届省运会在常州召开,“精彩省运,文明出行”的口号一时间深入人心。惊喜的是,孩子们也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关注到了一些不文明的现象,并主动跑来跟老师商量。我顺势而为,于是“文明一条路”活动启动了。

“小眼睛看问题”:孩子们以小队为单位,走进社区采访,或来到十字路口观察,并随时记录自己的发现。回到班级后,孩子们利用班队课交流自己的发现。大家感触最深的就是闯红灯、随意超车、酒后驾车等一些不文明的交通行为。

“小嘴巴议政策”:为什么会有不遵守规则的现象呢?孩子们通过上网、去图书馆查资料等方式,对现有政策进行分析。因为对有些政策不是很理解,孩子们还将交警支队的高指导员、 新北法院的何法官、律师事务所张律师请进了课堂。最后,大家一起找到了与文明出行相关的三条政策,并对它们进行了分析。

“小脑瓜提建议”:了解了一些政策法规的实施情况,并对这些政策法规逐一进行了优缺点分析后,结合小队各方面的反馈意见和建议,孩子们提出了对现行政策或措施的改进意见。

“小公民见行动”: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成果,还需要发挥它的作用。一方面,孩子们以班级的名义给全体市民写了一封公开信,把它张贴在学校、火车站、文化宫、社区等橱窗里,倡议市民重视文明交通问题;另一方面,孩子们还把研究成果投稿到了常州化龙巷和中吴网的论坛上,期待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和理解。市民们对孩子们的举动特别赞赏,纷纷回帖。此外,我们还举行了公开听证会,邀请了政府机关和市交警队的领导担任听证员,公布我们的方案和研究结果。为了扩大活动的影响,我们又把相关建议递交给了公安局、交警支队,希望为他们制定交通管理的有关规定提供参考。

植树节到了,我们又开展了“绿一片社区”活动;因为一则社会新闻,我们还引发了“暖一个冬季”系列活动。在这些活动中,学校资源、家长资源、社会资源等不断进入孩子们的视野,他们不但学会了收集资源,还能利用丰富的资源。“爱·责任”的嫩芽开始茁壮成长! 


高年级

青春小使者养成记


高年级的孩子,由童年的稚嫩一步步迈向了青春的大门,无论是身体、情感,还是人生观、世界观等各个方面都接受着挑战。他们渴望中学生活,但又留恋学校、同学和老师。尤其“可爱”的是,这些小家伙看到中学生高考后扔书、撕书的行为时,竟然开始思考自己小学阶段的书该怎么处理了。

我还发现,在学校开展的“写封信给20年后的自己”的活动中,孩子们都认真地思索20年后的自己到底会做什么,规划意识已经在小脑袋里开始萌芽。于是,在学校“最美毕业季”活动开展之初,我在班级里进行了一次关于“寻找童年回忆”的问卷调查,以下是部分数据:

1.回忆起童年,哪一段时光让你最难忘?

A.0-3岁(17.8% ) B.幼儿园(25.1%)  C.小学(57.1%)

2. 你希望用什么形式“留下”童年?

A.记忆(18.8%) B.影像视频(58.9%)  C.文字(22.3%)

3.你希望给学校留下点什么?

这是一个开放的问题,孩子们的回答五花八门:有种一棵树的,有送一个有意义的纪念品的,有建议将自己读过的课外书义卖的,有创建游戏墙的……

在前期调查、师生共同商讨的基础上,以尊重学生想法、学生自主策划为原则,“献礼童年”系列活动新鲜出炉了。

利用一节班队活动课,我们班和全体六年级学生一起开展了“我们制作纪念册和微电影”的活动。于是,为了收集纪念册中的素材,学生们奔波于各位任课老师中间,以求寄语。当决定用毕业卷的习作扫描入册时,他们激扬文字,端正书写……

值得一提的是,这还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微电影。从开始的新奇到激动地写脚本、找素材、拍短片,再到后期制作,整个过程中孩子们边学边做,用他们的视角拍摄着二实小的角角落落,用他们的故事讲述着这六年的小学生活。当《致童年》的毕业册和光盘拿到手里的时候,孩子们的脸庞写满了激动和自豪。

在不知不觉中,“爱·责任”填满了孩子们小学六年的生活。我看到,策划时的孩子们是充满智慧的;活动中的孩子们是自信大方的;走过6年升入初中的孩子们,爱与责任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。这批毕业的孩子进入中学后,担任班干部、校学生会干部的就有20余人。

“爱·责任”能力的培养,需要具体到系列活动的每个过程中;而每一次活动的开展,又需要策划前移。当然,我们还要把主动权交给孩子,让每一个孩子参与活动的实施,从而使活动的教育效果最大化。

在活动中坚定学生立场,坚持系列建构,努力发掘资源,学生就一定能绽放成长的美丽。

【本文为综合编辑,主要来自《人民教育》《让“爱·责任”填满小学六年——系列学生活动策划》,如有侵权,请作者联系处理。】

责任编辑丨张丹丹





↓↓↓ 点击"阅读原文" ,一键购买 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